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
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第一所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被国际上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5日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是直属于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学校向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生颁发南京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办学类型: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仙林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
鼓楼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一、招生计划与报名条件
南京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澳门地区保送生不超过20人。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按照澳门高等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申请,并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效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符合教育部及澳门高等教育局规定的保送生条件;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19〕3号)规定。
二、招生专业与相关要求
序号 |
招生专业 |
学制 |
收生要求 |
所在院系 |
1 |
汉语言文学 |
4 |
文理兼收 |
文学院 |
2 |
历史学类 |
4 |
文理兼收 |
历史学院 |
3 |
哲学 |
4 |
文理兼收 |
哲学系 |
4 |
新闻传播学类 |
4 |
文理兼收 |
新闻传播学院 |
5 |
法学 |
4 |
文理兼收 |
法学院 |
6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文理兼收 |
海外教育学院 |
7 |
英语 |
4 |
文理兼收 |
外国语学院 |
8 |
俄语 |
4 |
文理兼收 |
|
9 |
日语 |
4 |
文理兼收 |
|
10 |
法语 |
4 |
文理兼收 |
|
11 |
德语 |
4 |
文理兼收 |
|
12 |
西班牙语 |
4 |
文理兼收 |
|
13 |
朝鲜语 |
4 |
文理兼收 |
|
14 |
社会学类 |
4 |
文理兼收 |
社会学院 |
15 |
公共管理类 |
4 |
文理兼收 |
政府管理学院 |
1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文理兼收 |
信息管理学院 |
17 |
化学类 |
4 |
理科 |
化学化工学院 |
18 |
材料类 |
4 |
理科 |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
19 |
地质学类 |
4 |
理科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大气科学类 |
4 |
理科 |
大气科学学院 |
21 |
地理科学类 |
4 |
理科 |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22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4 |
理科 |
环境学院 |
23 |
生物科学类 |
4 |
理科 |
生命科学学院 |
24 |
口腔医学(5年) |
5 |
理科 |
医学院 |
25 |
自动化 |
4 |
理科 |
工程管理学院 |
26 |
工业工程类 |
4 |
理科 |
|
27 |
建筑类 |
4 |
理科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注:各专业学费与内地学生学费标准一致。其中含“类”字的招生专业,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大类招生专业,入学后先经过大类培养再分流至具体专业,专业方向详见http://bkzs.nju.edu.cn/4545/list.htm。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
三、考核方式与录取办法
通过综合面试,并考察申请材料,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经联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并发送录取通知书。
四、收费标准及奖学金政策
被录取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在大学阶段表现突出的澳门学生,除可申请由学校或院系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外,还可申请我校专门设立的人文基金优秀港澳台学生奖学金。
五、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086-4001859680
传真电话:0086-25-89686606
招生网站:http://bkzs.nju.edu.cn
电子邮箱:bkzs@nju.edu.cn
监督邮箱:qingfengnanda@nju.edu.cn
六、本简章由南京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资料来源: 南京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15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2个院系,本科生13350人、硕士研究生17201人、博士研究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8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2个,科工局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3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03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南京大学
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1月30日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常州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徐州医科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艺术学院 |
常州工学院 | 扬州大学 |
金陵科技学院 | 南京审计大学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昆山杜克大学 |